NI-FENG.jpg
《摄魂小恶魔:扁头泥蜂》纪录片解说素材全4集
动物解说素材《摄魂小恶魔:扁头泥蜂》讲述扁头泥蜂常被称为自然界中的“摄魂怪”。它们的毒素对蟑螂强大的“震慑”作用,把僵尸蟑螂变成自己幼虫生命繁衍的温床。
扁头泥蜂的毒液作用机制独特,不同于一般毒物,它并不像一般毒物那样使猎物身体僵硬无法动弹。相反,它是直接作用于猎物大脑,改变其反应模式,使蟑螂失去逃跑的欲望。当蟑螂被扁头泥蜂的毒针刺中时,其大脑会突然释放出大量多巴胺——这种激素与动物的愉悦感紧密相关,甚至吸毒成瘾也与多巴胺密不可分。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蟑螂是否会因此感到幸福满满,但它们确实因此丧失了恐惧和抵抗能力,成为泥蜂幼虫的食物。
当扁头泥蜂发现目标蟑螂后,会找准机会,将第一种毒液注入蟑螂体内(通常从胸部刺入)。很快,毒液开始发挥作用,蟑螂前胸部的附肢逐渐麻痹,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紧接着,无力反抗的蟑螂被扁头泥蜂注入第二种毒液,这种毒液直接注入蟑螂头部,作用于头部神经节,破坏蟑螂的神经系统。待毒液起效后,蟑螂便彻底失去了战斗力,沦为扁头泥蜂的“傀儡”,任由扁头泥蜂处置。值得注意的是,蟑螂在中毒后的最初反应竟然是开始自我清洁。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科学家们猜测这可能是为了确保小泥蜂能够安全、干净地进食。
接着,已经成为行尸走肉的蟑螂变得温顺驯服,在扁头泥蜂的牵引下,乖乖走进扁头泥蜂在地面挖好的洞穴。进入洞穴后,扁头泥蜂便会在蟑螂身上产卵,然后再细心地将洞口掩盖,防止被其他猎食者发现。在未来的几天,蟑螂为扁头泥蜂的幼虫提供了新鲜的食物。幼虫发育的前两个阶段为外寄生,主要是吸食蟑螂的体液,等发育到第三个阶段,则转为内寄生,钻入蟑螂体内开始大吃特吃。不过,扁头泥蜂的幼虫并不是不加选择地吃掉蟑螂的内脏,而是首选骨骼肌和不那么重要的组织,以保证蟑螂不会立刻毙命。虽然在被吃的过程中蟑螂可以长期维持存活状态,却无力改变命运,活生生被扁头泥蜂的幼虫吞噬,这简直就是虐杀。等到幼虫终于长大,蟑螂已经被吃得只剩一具空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