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ons-vs.-Elephants.jpg
《终极对决:狮子和大象》纪录片解说素材全1集
动物解说素材《终极对决:狮子和大象 Lions vs. Elephants》在非洲草原的壮阔画卷中,狮子与非洲象的互动堪称自然界的终极对决。作为顶级掠食者与陆生巨兽的代表,二者之间的较量既考验着生物进化的智慧,也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残酷法则。
体型与力量的悬殊:狮子猎杀成年大象的天然障碍。成年非洲象是现存陆地上体型最庞大的动物,雄性非洲象肩高可达4.5米,体重可达5.5-8吨。而非洲狮作为群居捕食者,成年雄狮体重约225公斤,雌狮约143公斤,体型仅为大象的1/20-1/30。从力量对比来看,大象的四肢肌肉如钢铸,皮肤厚度可达5厘米,足以抵御狮子犬齿的撕咬。从上面所提供的数据上来看,若狮子试图以个体实力正面硬刚成年大象,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过大象的优势并不仅仅是上面所提到的那些,与狮子相比,大象还拥有其他更为突出的优势。大象的腿部肌肉群可产生相当于自身重量的1/3的爆发力,一脚可致狮子骨折。大象的耳朵扇动可产生110分贝的噪音,配合长鼻可精准击打狮子头部;其长牙更可穿透狮子胸膛。
狮子耐力有限,作为猫科动物,狮子的优势本身就在于爆发力,如果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对猎物造成重创,捕捉到猎物并不是什么难题。但大象每日可行进40公里,速度是慢了一些,贵在耐力比较强,根本就不需要停下来休息,狮子难以持续追击。从这方面来看,狮子想要猎杀大象,将会出现非常大的困难。而且凭借成年的大象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它们甚至还可以对狮子进行反杀,而狮子只不过是想饱吃一顿而已,根本就没必要将自己的性命搭进去。
狮子的“非对称战术”:群体协作与环境借力。尽管单只狮子几乎不可能猎杀成年大象,但狮群却能通过精密分工与策略,在特定条件下实现突破。因为狮子是猫科动物当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大多数的猫科动物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能捕捉到多大的猎物,主要也是看自身的实力,但狮子就不同了。在所有的猫科动物当中,狮子拥有非常出色的交流能力,不同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在捕食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协调行动,最终就能发挥出远超个体实力的力量。
在非洲旱季,大概是在每年的9-11月,水源稀缺迫使象群分散觅食,幼象与成年象分离概率增加。当大象开始落单的时候,狮子就比较容易进行各个击破,此时狮群发动突袭的成功率高达79.5%。例如,万基国家公园记录的44起狮杀大象事件中,90%发生于旱季。
虽然狮子可以选择非常好的时机行动,但他们也要预先做好捕食的策略,他们的策略主要就是以1-2头狮子佯攻大象,吸引成年象注意力。2-3头母狮跳上象背,咬住脊椎或腋下软组织,造成神经损伤。3-4头狮子抱住象腿或尾巴,利用体重限制其行动。待大象倒地后,群狮迅速撕开其腹部,优先攻击内脏。
狮群捕杀的大象中,90%为7岁以下幼象,仅10%为亚成年(7-12岁)。成年公象因体型与经验优势,几乎从未被成功猎杀。这也是狮子的一种特殊本领。但幼象通常都是与象群生活在一起,可以得到象群最高级别的保护。就算是遇到了旱季,象群被迫分开行动,幼象基本上也很少会出现单独行动的情况,它会紧紧的跟在母象的身边,哪怕是只有一头母象,狮子捕捉幼象的障碍就会非常大。而那些雄性的亚成年大象,只要它们落单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再有其他的成年大象保护,它们独立生活的经验又非常少,所以狮子还是比较容易成功捕捉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