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ZI-YUAN.jpg
《胖子原子弹的工作原理》纪录片解说素材全1集
军事动画演示解说素材《胖子原子弹的工作原理》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市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被命名为“小男孩”。就在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第三天,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代号为“胖子”。
“胖子”长3.25米,重4545公斤,相当于是20000吨TNT爆炸产生的威力。那么“胖子”的内部是如何工作的呢?胖子是由钚球提供动力的,钚球的大小与足球相似,球体的重量只有 6.4 千克,虽然重量很轻,但它就是导致原子弹产生巨大威力的核心!钚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1940 年12月被科学家们首次合成。一般情况下,天然存在的铀矿石中含有钚的微量元素,通过提取铀矿中的钚,来制造钚球。再原子弹内部,钚球被高能炸药包围,这些都是炸药透镜,它主要是由60%的黑索金和40%的TNT组成,里面配备了32个桥线雷管。
1945年8月9日清晨,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伯克之车”经过了7个小时的飞行,飞往了它的目标小仓市。不过由于当天云层和浓烟太大,导致无法准确投弹,所以目标临时更改为长崎。日本长崎是一个港口城市,距离小仓市约 100 英里,人口约24.5万人。
轰炸机就在距离地面9000米的高度准确投下,47秒后,原子弹降到了大约 1600 英尺的高度。此时阿奇雷达天线发射信号,并将信号反射到地面。这些信号主要用于检测爆炸高度,雷达高度计用于可靠地检测最终高度。当原子弹到达指定高度时,32个桥线雷管同时释放电火花,所有的炸弹再瞬间同时爆炸。
日本当地时间早上十一时零二分,“胖子”再550米的高度爆炸。虽然只用了少量的钚,但是产生的威力却相当于20000吨TNT当量的炸药。在这场爆炸中,约有14万人再爆炸中丧生,毁坏房屋19587所,破坏面积4.7平方公里。形成的蘑菇云高达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