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Crime-Scene.jpg
《动物犯罪现场》纪录片解说素材 标清全5集
BBC动物解说素材《动物犯罪现场》这是BBC知名主持人大卫·艾登堡经典纪录片。讲述世界各地发生了一连串的凶残命案,而涉嫌重大的嫌犯全都是动物!在这些启人疑窦的野生动物悬疑命案中,节目将透过法医鉴识科学和动物行为分析的结合,让离奇命案案情柳暗花明后逮到真凶!
跟随镜头,我们来到这趟“自然界探案之旅”的第一站:广袤的澳洲内陆。此时,澳洲正处于旱季,熊熊大火席卷了一片树林。在控制住火势后,消防员发现了一具袋鼠尸体。需要观众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被害者”是葬身火海,还是死于命案?
要查明真相,必须认真调查这只袋鼠生前的经历。在现阶段,任何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只有经过仔细检验才能确定被害袋鼠的死因和去世时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谁才是凶手。大火可能破坏了重要线索,因此需要先拍照记录,然后搜集所有遗留在尸体周围的物证。
与其他专业的命案调查行动一样,我们先从验尸开始。在纪录片中,工作人员寻求了犯罪实验室的协助。法医根据尸体的毛色和颅骨推断出这是一只5岁的成年雄性灰袋鼠。它身体健壮,正值壮年,却突然死于非命。
首先需要重现案发现场的情形。被害袋鼠是在水塘边被发现的,因此它至少不是因为缺水而死。在旱季的澳洲,随时有可能发生毁灭性的森林大火,尤其是在发生强烈闪电时。尤加利树的油性树叶可燃性非常高,可以使大火的温度急剧上升,使树林变成一片火海。大火肆虐的范围很广,难以控制,是澳洲野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威胁。
但是,观察袋鼠尸体,并没有被烧伤的痕迹。浓烟是火灾中最厉害的凶手,所以是浓烟导致了袋鼠的去世吗?影片中,在显微镜下,专家发现它的气管很干净。然而,尸体距离火灾发生现场只有几米的距离,如果它在火灾现场还有呼吸,它无论如何也会吸入浓烟。影片通过这样的分析结果暗示观众,这只袋鼠很有可能在火灾发生前就已经丧命。
如何验证这一猜测?苍蝇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动物死后,不同的蝇类会在不同的时间在尸体上产卵,如果可以辨识出被害袋鼠身上的蝇蛆,就可以推算出蝇类产卵的时间,继而推断出袋鼠去世的时间。影片中,专家在袋鼠尸体上找到了毛蛆绿头苍蝇的幼蛆,这种苍蝇只会在去世24小时以上的尸体上产卵,由此可知,袋鼠在火灾发生前已经去世。这是案情调查的第一个重要突破,被害袋鼠至少在火灾前一天就已经去世。大火不是真凶,是其他动物杀死了这只袋鼠。不是意外,而是“谋杀”。
根据专家建议,接下来我们从袋鼠的天敌入手。工作人员在袋鼠遇害现场不远处的水塘边发现了动物脚印。将脚印与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比对,找到了吻合者——澳洲咸水鳄。在鳄鱼栖息的地盘,所有靠近或进入水域的动物,只要体型足够小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大餐。这无疑是一条令人兴奋的新线索。在旱季,袋鼠需要喝水解渴,而鳄鱼力量惊人,可以直接从水中扑向岸边,撕咬猎物。水塘边的脚印也许就能证明鳄鱼对袋鼠的攻击。
可是,尸体距离水塘有一段距离,超出了鳄鱼扑咬的范围。水边的那些脚印,也许只是鳄鱼进行日光浴时留下的。现场还有一排走向袋鼠尸体的脚印,比对数据库后,可以确定那是狗的脚印。影片中,工作人员从脚印附近采集到一些兽毛,检验结果显示,这是澳洲野犬的毛。这种野犬是澳洲最大的陆栖掠食动物,袋鼠是它们最爱猎杀的动物之一。
纪录片采访了相关专家,得知如果野犬想要猎杀袋鼠,通常会咬伤喉咙,袋鼠喉部会留有咬痕。这只袋鼠的腿部伤口周围确有咬痕,但奇怪的是,喉部并没有咬痕。袋鼠拥有全方位的感官警示系统,绝佳的眼力可以扫描前方的一切事物,耳朵可以做到180度的旋转,能听到后方的风吹草动。袋鼠短距离奔跑速度可以高达每小时60千米。澳洲野犬追不上袋鼠。虽然野犬可以轮流堵截猎物的逃亡路线,可是犯罪现场只有一组脚印。这只野犬是独行侠,如果没有群体的协助,落单的野犬几乎不可能阻挡壮硕的袋鼠。加上没有喉部伤口,侦探们认为野犬可能是袋鼠死后才到达现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