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地球脉动
查看: 5|回复: 0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纪录片资源百度云盘下载 1080P全3集中字 MP4/1.25G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098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5-9-9 14: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UAN-ZHI.jpg

XUAN-ZHI.jpg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纪录片全3集

中国传统技艺纪录片《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讲述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居文房四宝之首,具有质地绵韧、不蛀不腐等特点。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书法、绘画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至今仍不能为机制纸所替代。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有108道工序,对水质、原料制备、器具制作、工艺把握都有严格要求。宣纸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宣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张宣纸究竟是经过多少工匠的手,历经多少个日夜,凝聚多少汗水和智慧而形成的?宣纸作为中国手工纸的代表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有着怎样的意义?这项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当下社会又是如何传承发展的?

古代的宣纸制作技艺是现代所无法超越的,古代的宣纸质地上乘,做工精致,可保千年不变质。宋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宣纸需求大增,宣州各地所产宣纸供不应求。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此史实见于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小岭曹氏族谱》序言“宋末争攘之际,烽烟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zōu山脚),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为生计”。自此,泾县小岭曹氏一族,逐渐发展成宣纸工业中的佼佼者,并且曾一度垄断了宣纸的生产经营。

适宜的原、辅材料决定了宣纸选择安徽宣城泾县的必然性。宣纸就在造纸历史的演变中最终取材于泾县及周边的沙田稻草与青檀(榆科,落叶乔木)加上辅料杨桃藤(弥猴桃藤)汁。“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著名学者张彦远在公元815—875年(乾符年间)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一书的《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的“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是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文章。事实上,在张彦远之前就已有将宣纸作为贡品了,只是没有明确定名而已。泾县宣纸诞生之后,其生产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历经由少到多、由盛到衰、盛衰交替的过程。让我们共同走进安徽宣城泾县这个美丽的皖南小城一探究竟。

游客,下载链接在此处,参与回复任意评论后显示。点击回复或者【开通VIP用户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