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Natural-Born-Hustlers.jpg
《动物骗徒》纪录片解说素材全3集
PBS动物解说素材《动物骗徒/天生骗术大师/天生骗徒 Natural Born Hustlers 2016》将为你揭示动物形形色色的惊人骗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我们来认识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神奇动物们:从乔装变性秘密偷情的乌贼到报假警的红毛猩猩,口技大师虎鲸到智斗窃贼的松鼠。一些动物表现出的情感,时常会令人类动容。但在动物世界中,一些动物为了获得生存优势,通过制造伪装或模仿行为来误导同伴或其他物种,演化出了多种欺骗能力。从墨鱼、蜘蛛到家养的狗,这片讲述动物界的“骗子”行为。
在动物社会中,欺骗的定义是为了获利发送虚假信号的行为。墨鱼就是这种欺骗行为的高手。作为章鱼的近亲,墨鱼的皮肤中含有色素细胞,能够快速变色。而这种强大的伪装能力,会导致混乱的交配行为。2017年,美国布朗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贾斯廷·艾伦(Justine Allen)表示,他们在爱琴海潜水时,发现一只欧洲雄性墨鱼在接近一只雌性墨鱼。雌性墨鱼漠不关心地走开后,雄性墨鱼为了不被继续察觉,伪装成背景长达6分钟,直到雌性墨鱼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然后,它突然冲过去抓住了雌性墨鱼,进行头对头的交配。澳大利亚有一种“悲伤墨鱼”,除了伪装,还据有其他欺骗行为。当这种雄性墨鱼求偶遇到一个竞争对手时,前者会游到求偶对象和雄性竞争者之间,向雌性发出求偶信号,并伪装成雌性墨鱼的体态,让竞争者放下戒备,认为这是另一个可追求的雌性。简直聪明又狡猾!
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中,有一种名为叉尾卷尾(Dicrurus adsimilis)的本地鸟,它的叫声特别响亮。在看到捕食者时,它们会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其他的叉尾卷尾鸟和周围的其他物种要小心。南方花斑鹦鹉(Turdoides bicolor)和猫鼬(Suricata suricatta)听到叉尾卷尾的叫声后,会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但有时,燕卷尾的叫声并不诚实,甚至令人讨厌。当叉尾卷尾发现猫鼬在享用一只“可口”的壁虎时,即使没有捕食者,它也可能会发出警报。猫鼬听到警报后,会立刻放下食物逃回洞穴,而叉尾卷尾会趁机抢走壁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动物学家汤姆·P·弗劳尔(Tom P。 Flower)和同事发现,叉尾卷尾鸟盗窃而来的食物,居然占到了它们的总摄入量的近四分之一。但对这些鸟来说,就算只增加了一点获得食物的机会,都具有很好的演化意义。
然而,叉尾卷尾的欺骗行为不止于此。毕竟,总是以同一种叫声传递虚假信息,欺骗同一种邻居,久而久之骗局就会被揭穿。动物们也会识别“狼来了”的骗局。弗劳尔和同事发现,叉尾卷尾的发声系统已经发生了相应的演化,至少能产生51种欺骗性的叫声,在偷取食物时会多次发生变化。为了能从相同的目标那里多次偷吃食物,叉尾卷尾一天会花费将近75%的时间改变叫声。在一次成功的欺骗行为中,它们经常发出针对特定目标的叫声。这种结合声音模仿和战术欺骗的战略会让目标动物始终保持猜疑,这对叉尾卷尾非常有利。就像墨鱼一样,可以推测,叉尾卷尾也是故意为之。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动物都不是随意传播错误信号,而是在对动物世界的动态进行“思考和评估”之后做出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