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wa-Class-Battleship.jpg
《战舰档案馆:依阿华级战列舰》纪录片解说素材全7集
军事科普解说素材《战舰档案馆:依阿华级战列舰》依阿华级战列舰(英文:Iowa Class Battleship)是美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一级战列舰。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达到33节)、最晚退役(1992年退役封存)的战列舰,分别是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
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毫米。1938年5月,美国海军确定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后续的4.5万吨级新型高速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依阿华 Iowa Class,因翻译不同,又被译做衣阿华级、爱荷华级、艾奥瓦级)。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
在一战和二战中,战列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德兰海战是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列舰之间的海战,这场战役虽然没有改变战争的走向,但却充分展示了战列舰的强大威力和重要性。在二战中,战列舰依然是各国海军的重要力量,参与了众多关键战役,如太平洋战争中的多次海战。
依阿华级战列舰堪称火力强大。它装备了 3 座三联装 MK - 7 型 406 毫米 50 倍口径主炮,这种主炮单炮重 10 吨,射速为每分钟两发,可在 14.5 海里的距离上穿透 570 毫米的垂直装甲 。主炮采用 “2A1” 型布局,两座在前部上层建筑,一座在后部,保证了强大的火力覆盖范围。副炮则有 10 座双联装 Mk - 12 型 127 毫米 38 倍径舰炮,以及大量的 40 毫米高射炮和 20 毫米机炮,用于防空和近距离防御。
在二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主要在太平洋海区作战。它为航空母舰护航,凭借其强大的防空火力,为航母编队提供了可靠的空中防御。同时,它还支援两栖作战,用大口径主炮对岸上目标进行猛烈炮击,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1945 年 9 月 2 日,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这一历史性时刻让依阿华级战列舰声名远扬 。
战后,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命运也颇为波折。朝鲜战争爆发后,4 艘舰再次服役,其中 “威斯康星” 号在 1952 年 3 月被朝鲜人民军炮火击中破损,不得不回国修理。战争结束后,4 艘舰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 年,“新泽西” 号第三次服役,赶赴越南参战,但因其作战能力有限且消耗费用过大,1969 年便又退出现役。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安装了 8 座四联装 “战斧” 巡航导弹发射装置、4 座四联装 “鱼叉” 舰舰导弹发射装置,以及 3 座三联装 406 毫米火炮、6 座双管 127 毫米火炮、4 座 “密集阵” 近程武器防御系统 。舰上还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可停放 4 架直升机,并装备了 5 架以色列生产的 “先锋” 型无人驾驶飞机。这次改装虽然让依阿华级战列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战争的需求,但也未能改变其最终退役的命运。1990 年,新泽西号和衣阿华号再次封存。1991 年 1 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参加了战斗,发射了多枚战斧巡航导弹,还用 406 毫米主炮轰击了伊军炮兵阵地 。然而,战后不久,两艘舰也相继退出现役。1992 年 3 月 31 日,密苏里号退役,标志着依阿华级战列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如今,4 艘依阿华级战列舰都已成为海上博物馆,供人们参观,让后人能够领略到这款传奇战舰的风采。
@本系列纪录片汇总了各战舰的参数,并对历史背景和实战应用做了详细解读 |